垃圾分類時代已開啟
北京的垃圾分類采取四分法:廚余垃圾、其他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。
推行四分法后,不少市民擔心,家中是不是得擺四個垃圾桶?其實不然。
遵循“兩桶一袋”原則,即可在家中簡單便捷地進行垃圾分類。
節能燈、水銀血壓計、蓄電池等有害垃圾,因為一般家庭產生量都不大,可不在家中單獨設置垃圾桶,及時投放到社區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即可。
個人違反規則
個人違反條例投放的,由當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。
對拒不聽從勸阻的,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。再次違反規定的,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。
但個人受到處罰后仍有補救措施,如果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,則可以不予行政處罰。
單位違反規則
不少居民會疑問,居民遵守規定做好垃圾分類,但來收運的車輛卻“混裝混運”,嚴重打擊了源頭分類的積極性。此次修改后的條例進一步提高了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:
收集、運輸生活垃圾的單位,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符合規定的轉運、處理設施,不得混裝混運,不得隨意傾倒、丟棄、遺撒、堆放。
對違反規定的,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清除,處罰額度由之前的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,調整為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。對情節嚴重的,可吊銷其生活垃圾收集、運輸經營許可證。
除了嚴懲“混收混運”現象,修改后的《條例》對垃圾減量控制也做出了明確規定,超市、商場、集貿市場等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,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,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。
下次去超市或農貿市場前不妨帶個布袋購物,既省錢又方便,還能減少塑料污染。
自5月起,北京外賣也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,餐館和外賣點餐時,需要設“是否需要一次性餐具”的選項,顧客在點餐時需自行選擇這一選項。
如果你還是垃圾分類的新手小白,就請熟記下面這張圖,或者長按識別下方小程序碼。無論是輸入文字還是拍照或語音查詢,都能立刻在檢索出最權威的答案。
“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”小程序